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捷徑位置:

衛教資訊

衛教資訊內容
標  題
淺談高齡者的肌肉退化
張貼日期
2024-03-27
張貼單位
本院
內  容

淺談高齡者的肌肉退化      ✎藥劑科 謝政軒 藥師
       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由於生理退化,年長者無可避免會出現較多健康問題,其中就包括肌肉退化(或稱肌少症)。人體肌肉量在30歲後會開始流失,60歲後流失速度會加劇,肌力不足不但會引發肌肉、骨骼相關疾病和意外事故,也會增加家庭與社會的醫療負擔,因此了解肌肉退化的原因、症狀及如何有效預防,對年長者的照護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
原因:
肌肉退化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,主要原因是「老化」,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肌肉質量和肌纖維數量都會日漸減少,這是不可避免的過程。另外缺乏適當運動也是原因之一,長期靜態生活、缺乏運動和勞動會使肌肉逐漸衰弱,年長者常見的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也會加速肌肉退化。

症狀:
主要為肌肉減少和功能喪失,進而限制人體的活動能力,降低其生活品質和獨立性。
  1. 肌肉量下降:尤其是手臂和腿部。
  2. 力量減弱:會影響年長者的活動能力,如行走、爬樓梯和提重物等。
  3. 平衡問題:肌肉退化可能導致平衡能力下降,增加跌倒和骨折風險。
  4. 代謝率降低:肌肉會消耗糖分,是維持基礎代謝率的主要因素,因此肌肉退化將降低代謝率,使人容易發胖。

預防方法:
  • 定期運動:定期且適當運動能有效預防和減緩肌肉退化,有氧運動(散步、游泳)和抗阻力運動(如重量訓練)都有助於維持和增強肌肉質量。
  • 均衡飲食: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維生素D、鈣和其他重要營養素,充足的養分有助於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。
  • 維持適當體重:體重過重可能增加肌肉負擔,增加肌肉受傷的機率。
  • 定期健康檢查:及早發現慢性疾病和營養不良等問題。
  • 伸展訓練:如瑜珈、太極等,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平衡和靈活性。

結語:
年長者的肌肉退化是必然的,但可以通過適當的預防和保健措施減緩其不良影響,適度運動、均衡飲食、維持適當體重和定期健康檢查都是維護肌肉健康的關鍵,使高齡者仍能保有優良的生活品質。
 

更新日期:2024-03-27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