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佳節近了,家家戶戶免不了都會有些粽子應應景,除了市面上常見的南北粽、鹼粽、粄粽…等,為了滿足現代人求新求變的需求,業者研發出各種不同口味的粽子,口味推陳出新,像是為了跟上現代人講求養生的風潮推出的五穀粽、創意的冰粽,甚至將豪華食材干貝、鮑魚…等,都當成了內餡,看著那麼多好吃的粽子,大家也就免不了放「粽」一下啦!
但是,放縱的品嚐美味的粽子時,若能運用下面的一點「小撇步」,就能輕鬆又健康的放「粽」一下啦:
1.少點醬、料 減輕熱量減低鈉:
一般傳統肉粽一顆的熱量約400-600大卡,但是如果能把肥肉成瘦肉、花生減量、不包蛋黃,皆可減少熱量攝取。減少醬料沾取,多一點食物原味的芬芳,不但可減少熱量也可減少鈉的攝取。
2.水果醬汁使用代糖 取代糖份
鹼粽…等甜粽需要注意過多的糖分攝取,可以使用天然水果做成的醬料或是代糖來代替一般的糖。
3.注意身體狀況 適量吃粽
糯米比較不好消化,老人需注意攝取量。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粽子內米飯的份量及甜粽的糖分含量。心血管疾病及高膽固醇的患者需注意肥肉、蛋黃及炒料的油量。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需注意沾醬裡額外含有鈉。
4.增加蔬果 增加纖維量
每餐都應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。粽子內有主食糯米跟肉類,故攝取粽子時應取代正餐中的肉類及米飯類,且應搭配蔬菜及水果,例如可搭配一碗清淡的湯,如冬瓜、竹筍、絲瓜湯等或炒一盤青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,達到營養均衡。